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更可下载纽约情报站APP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陈飞龙的好口福来自家学渊源。 (记者沈昱嘉/摄影)旧城区里的「点水楼」有着江南客栈风情,木雕窗櫺透进的光线打在木桌上,等待下一餐期的人声与灶火鼎沸。 还没到约定时间,84岁的老先生已经拄着拐杖站在会客厅里,指挥着同仁安排座次、PPT,备好了茶点,还有新研发的肉圆与限量冰淇淋。 只是一场访问,却认真安排得像研讨会。 这正是南侨集团会长陈飞龙的原则,提前做好研究,他做南侨的事业如此,跨足到方便面、冰品是如此、投资电视节目如此,在上海和台北开餐厅更是如此。 ) j* A/ `0 f5 }
南侨之子接棒台湾人想到「南侨」这个品牌,直觉联想是水晶肥皂,那是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生活伙伴。 这是陈飞龙的父亲陈其志于1952年创立的品牌,最初主要生产肥皂,陈飞龙于1974年接任董事长,如今南桥工业扩大至集团,旗下有家品事业部、油脂事业部,以及冷冻面团、冰品、慢食面、餐厅等等。 陈家是南洋华侨,陈飞龙的祖父自闽南泉州到菲律宾发展,发达后将幺儿、即陈飞龙的父亲送回中国读书,所以陈飞龙是在香港出生、上海长大,又在1949年随父母来到台湾,学成后先到父亲在台北文山区的芳川矿业社工作两年。 原本的环境是卖方时代,到了买方时代,父亲发现必须改变经营方式,就把他从煤矿叫了回来,父子一起打拚。 陈飞龙说:「我们是读书人做商人。」 他回忆最难的一段时期,原有在卖方时代做肥皂的设备跟想法已落后,董事会里读书人的考虑是:「新的洗衣粉时代来了,我们还要不要做肥皂?」 做或不做,要有不同的投入,几经尝试,最后决定固本,继续做肥皂。 为此,公司投资大笔资金买最好的机器,又进了很多不一样的人,不是「读书人」的人。 他找来小学毕业的老师傅煮肥皂,这可是公司里前所未闻的事,可他就坐在皂锅旁请教,再拿这些经验跟公司里「有读书的专家」讨论,最终转换成新的南侨做法; 又请来一位仅初中毕业的业务主管,学历是不够亮眼,可是熟悉所有业务通路。 「我们很在意人的契合,人是最重要的资产。」 陈飞龙说,父亲一直很重视把价值变成文化,让新、旧不同程度的人都融入在南侨文化中。 「从我进公司一直到74年间,我们一起努力,把南侨最看不见的东西建造起来,那就是企业里面的血液。」 陈飞龙说:「看得见的就是,我们很成功地把水晶肥皂做起来。」 " N. B3 J u! `
跨进油脂事业「我们做肥皂做得还不错。」 陈飞龙说,那是台湾经济发展强劲的时期,可是考量到台湾早晚要对国际开放市场,要在消费者品牌市场上与外国人竞争,压力会很大,「我们发现台湾的内需工业起来了,我们做B2B的生意有优势,能跟客户创建生命共同体的长期关系,就能分摊B2C生意的压力。」 南侨将目光锁定油脂。 陈飞龙分析,台湾不生产油脂,都要到国外采购,所以每天要去看各产地的天气、国家关税政策,要对全球油脂市场的交易、生产都很熟悉,才能以适当的价钱买到适当的油脂,而南侨做肥皂用很多油脂,他早在关注这个市场:「这是我最重要的功课,每天都要做。 我只会这个。」 不过当时台湾家户食用的油脂,是政府给固定工厂配额去进口黄豆,当时的南侨拿不到配额,可是陈飞龙的父亲在食品工业看到机会,就派儿子到美、日去考察。 陈飞龙发现,明明台湾人较会大火油炸,但美日的油脂用量竟是台湾的四倍,用在食品工业上,如面包、蛋糕、饼干、薯条。 他回来跟父亲报告,这生意可以做,又不受政府的配额限制。 「但是很辛苦,你要让台湾的用户长大。」陈飞龙说,早年台湾的蛋糕上面是一块硬糖、面包也很硬,那是因为成本、技术和原料的关系,「我们要生存的话,就要把这个产业扶植起来。」 陈飞龙跟父亲提出两项研发投资,一是研发自家的油脂产品,另一是帮客户研发他们的面包、蛋糕,教他们如何使用南侨的油脂做出不一样的产品。 「你用我们的东西,我教你怎么做。我们就这样起家的。」陈飞龙说:「要有耐性、使命感。我们南侨人都是笨笨的啦,就是做傻事。」
4 [7 E" d6 r9 ? S8 u- ]1 t美食背景多元南侨从做肥皂到开餐厅,中间的跨度看似颇大,其实根底来自陈飞龙的多元成长背景,养成了他的好胃口,「我没有什么不吃的。」 父亲先读厦门大学再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母亲来自泉州,曾到北京读书,后在广东学医,陈飞龙香港出生后,在泉州住过,也随父母到上海法租界定居,常吃法餐、俄国菜,而天天都有福建来的客人到家里,开口就说想吃地瓜粥、番薯签、蚵仔干、炒米粉。 印尼的外婆家会寄来虾饼、海参、鱼翅; 菲律宾的祖父家也会寄来巧克力; 妈妈会烧粤菜; 弟弟的奶妈是江北人,会烧江北菜。 他笑说:「有口福是这样子来的。」 来到台湾,陈家住在台北重庆南路,附近有个市场。 当年读女师附小的陈飞龙下课会特意去绕一圈,光顾肉羹摊、去看汕头的鱼丸怎么被一拳拳在盆子里打出来,或到明星咖啡厅前书摊看周梦蝶对一地大学生讲书,借机到明星吃东西,总是先吃一肚子才回家。 当时家里请了一位汕头师傅,只是这师傅后来因病辞职,待他康复后,陈家也帮忙赞助开了一个四神汤摊子,如今已交棒给儿子,陈飞龙还偶尔去捧场。 初中被送到淡江中学,陈飞龙会精打细算了,知道菜贩中午时会把剩的菜叶子炒一炒卖给学生,他从山上下来,花两块半就可以吃一顿中饭。 那时住在宿舍,每个月要交伙食费。 陈飞龙初一就被委任为监厨,连当兵时也是部队里的监厨,仿佛天生就和美食有关,「我回厨房好像回家一样,见到师傅们好像见到朋友,好像冥冥中就有这么一个安排。」 / A- Y; I& ~2 U% J/ T5 e9 _- I. {
陈飞龙带领南侨47年,事业版图扩大。 (记者沈昱嘉/摄影)2 u6 f, A' J ]- C% q; B+ ?8 C
到上海开餐厅就是这样冥冥中的牵引,南侨集团开餐厅。 陈飞龙说,当初是因为公司在天津设厂,但他考虑到「必须从上海看中国,要在上海被看见」,所以又到上海设办公室。 但是他想:「我们做的是B2B的生意,几个人看得到你? 我们要做什么生意可以被人看也看到人家?」 最后决定做德国宝莱纳啤酒生意。 「一方面也是要出一口气啦。」 陈飞龙说,台商大部分是制造业,都不在上海,在上海很多是「跑路的人」,因此很多上海人看不起台湾人,「所以我想轰轰烈烈做给他们看看,我们台湾人也可以做一点事情。」 为了这口气,南侨在1997年投资600万美元打造上海第一家宝莱纳餐厅,因为选中的地点是一处花园,整地、整建,要做到最好。 虽然最初一个月只做人民币300万业绩,陈飞龙仍很有远见地成立一个办公室,统筹人事、财务、采购等,后续再开餐厅时,投资很快回收。 陈飞龙说:「因为没开过餐厅,所以不知道一个餐厅要花多少钱,该花的就花、该做的就做。 几十年来,我们做制造业也好、到国外发展也好,认定要做就是做了。」 目前南侨在大陆有四家宝莱纳啤酒餐厅、一间滨江壹号顶级欧式料理。 ' P- @6 I: \3 X
台北开点水楼因为南侨在上海开餐厅很成功,陈飞龙说:「就有人说我们为什么不在台湾开? 这就变成爱国心的怀疑。 好吧,那我们来开餐厅,开真正能在台湾立足的餐厅。」 因为台北跟上海是两回事,不能直接移植。 读书人的研究精神又出来了,经团队调查,答案是江浙馆。 一是江浙菜本来就好吃,二是餐厅和政治主流脱不了关系,当时是江浙菜最受欢迎。 但馆子数量多,既存力量又大,最难的也就是江浙菜餐厅。 「我们公司没有人会开餐厅,尤其江浙菜。」 陈飞龙就和两位同事自称「三个臭皮匠」,开始研究了:「我们开的餐厅跟人家不太一样,管理方式不一样、做菜的想法也不一样。」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江浙菜,就派台湾师傅到大陆去考察,带回心得整理,因为江浙菜多半是老师傅手把手传下来的,厨师们也不知其所以然,那南侨就帮忙理清楚,整理出江浙菜的味型、烹调手法等等,并据以安排厨房配置。 又是一读书人开餐厅的研究法? 陈飞龙理所当然:「不然怎么开呢? 我们不会嘛。 江浙菜是我们的目标,人才要摆在重要的地方、要科技化的经营。 别人开餐厅没有这么麻烦,先搞一堆东西出来。」 2005年,点水楼就这样开起来了,主打江南料理、点心,菜系包括杭帮、苏帮、扬帮、沪帮、甬帮等菜式名肴,至今已有六家分店。 除了点水楼,南侨在关渡也有一家宝莱纳啤酒餐厅,上海店是以酒带菜,这里则是以菜带酒,所以发展出多种菜色,包括自行研发的台湾小吃肉圆。 这又是经过研究的结果。 团队吃遍台湾有名的肉圆,研究出薄Q的皮最好吃,而内馅是将不同部位的猪肉手工打出嚼劲,酱汁更是匠心独具,以桔子做底,近乎西餐的调酱,已完全脱离固有的肉圆印象。 陈飞龙说:「台湾人最骄傲的是小吃,我们希望将台湾的小吃做一些标准化。 在台湾从事烹饪,总是对台湾要有点责任。」
+ s9 y! a* K8 b5 A6 s% ?4 Q南侨研发代工Godiva限量雪糕。 (记者沈昱嘉/摄影)
0 Y$ ^( G7 @( j1 A' ^% l- ]有2冰淇淋品牌除了餐厅外,南侨旗下还有杜老爷冰淇淋和卡比索冰淇淋品牌。 其中,已连续四年代工比利时巧克力品牌Godiva限量雪糕。 当初是Godiva找上门,比利时的Chef带团队来谈,只说:「请做出一支Godiva风格雪糕,希望两个月后能试吃。」 南侨这边又研究了,做终做出72%黑巧克力,外层是烤焙熟可可,内核流心。 杜老爷还有许多联名,如立顿红茶想变成雪糕、老虎堂珍奶要变甜筒、Oreo也有雪糕和杯装冰。 「小厨师」慢食面也是南侨品牌。 「因为当时合并了统一的可口奶滋,市场上稍微轰动,说陈飞龙喜欢合并人家的公司。」 陈飞龙说,大成长城的「小厨师」就来问要不要合并,「那时候合并上瘾了,好啊,就合并吧。」 合并后,检讨原本的问题,还出了一款半筋半肉的方便面,市场反应不错。 那时台湾还没人做杯面,陈飞龙去买了一条杯面的生产线,同仁们很热心地几天几夜不睡觉测试,终于在一天晚上9时通知说成功了。 到了午夜两点,电话又来了:「报告董事长,我们的工厂烧掉了。」 一场空欢喜,但陈飞龙倒是没有怪罪疏忽的职员,只询问是否有人在火灾中受伤。 后来,陈飞龙专注小厨师,策略是「当正餐卖」,「我们希望一星期七顿里面,能有一顿是我们的,我们就很满足了。」 既然要当正餐,就改泡为煮,煮的比较好吃,且要顾到有各种材料,要够均衡、够美味。
: n' C9 _8 }' r2 z' F' v, F跨足影视事业陈飞龙还跨进电视、电影圈,投资电视《家有娇妻》、《综艺一百》、电影《总舖师》。 「我很年轻就在外面花天酒地,过了几年我觉得也没什么意思,还是要找点事情来做。」 陈飞龙笑说自己跨足影视的原因。 其实他最早投资的是张俐敏的《家有娇妻》。 他还笑说,不久前张俐敏还跟他说:「什么时候帮我开演唱会?」 陈飞龙回:「一个80几岁的人帮一个60几岁的人开演唱会?」 后来张小燕结婚怀孕,想转变一下,经人介绍找到陈飞龙。 他连串问:妳长得很漂亮吗? 身材很好吗? 很会交际吗? 很会唱歌吗? 很会跳舞吗? 都没有,那做主持人吧。 于是在张小燕怀孕生产的七个月间,陈飞龙又开始研究如何做出与众不同的节目,先分析在老三台那一家播出好,大胆挑了华视周日晚上黄金档,跟凤飞飞的节目对打。 别人都说难,他豪气说:「跟我开餐厅一样,挑难的,有什么不敢?」 陈飞龙包下该时段的八成五广告,接着,「我们以作战为前提,也满下苦工的」,研究对手的收视率波动,又在全台歌厅找能模仿凤飞飞的歌手签下来训练。 结果,《综艺100》做了七年。
' _0 C8 Z; e/ d2 w0 L. ^84岁退而不休陈飞龙的一生精采,事业上守成再扩大,喜爱美食也做了餐饮,还跨进娱乐圈,如今,虽然因高尔夫和网球运动过度伤了膝盖软骨,这才需要拄拐杖,但他轻松比画着,刚做了白内障手术,接着还要动膝盖手术,「反正疫情期间不能出国,就跑医院。」 至于美食,至今也没有忌口,不追着米其林星星跑,想的是「哪里的猪血糕好吃」,因为吃了多年的那一摊不卖了,陈飞龙已经找替代摊子找半年了。 84岁了,已经退居二线,交棒给儿子,可是陈飞龙还是每天进公司,「不进公司没地方去。 我上班等于休闲,事情都是他们在做,我就在那里晃晃、讲讲。 还跟他们说,每天要让我生气一下,我才不会太寂寞。」 南侨今年将欢庆70周年,陈飞龙的愿望是:「能永续经营,希望以后的同事还是像今天的同事一样,发展的过程也不要跳脱现在发展的过程。」 因为过去依循的规律证明是成功可行,希望未来的轨迹不致偏离。 这位会提前到访问现场安排好一切的集团掌门人,一生都是这样,事先研究、做好准备,然后从容面对,能随遇而安,「我不晓得自己算不算快乐,但我笑的时间的确比较多。」 纽约情报站让您的生活变的更简单
) @4 w( Q+ [ W0 J6 z2 h# M+ j
6 d/ a( @7 c/ p& Y2 a- I6 f" Y
简介:纽约情报站是汇集全美75万粉丝的公众平台。除了实时新闻、找工招工信息发布、app社区互动,更有微信公众号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动策划、商务合作,或者想邀请我们去探店,请联系主编微信: nyinfor 或者邮箱: [email protected] ! q5 R- E8 B, ~2 Z" R2 z" X6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