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生活吐槽] 什么是情绪ABC理论?

[复制链接]
derriclin 发表于 2018-3-8 22: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更可下载纽约情报站APP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 k% n" o5 k' I0 i+ z" A8 K

+ W. O- ?' Y4 K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9 [& C/ e4 O8 |. t

  C2 o. u; i& F, y# D( [5 K7 @# d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k1 ?! u$ `5 g  d8 ]9 ]

' K) z4 E# J  n( I  x' O/ C' V8 L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 j3 C. t$ `5 m' x0 n. G  q* I6 a0 e3 [8 M( E2 {3 c# v* _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 I+ x# m# W: Z- O' T% D3 e+ z
, C' {5 [5 N5 I$ r4 O$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3 v: j' z$ i. d& F不合理观念的特征* \' g9 r, h' z7 ~

& B3 M5 @' S( R; @; s1 q- H+ S6 n6 {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4 X* ?4 S; v0 u6 i& {( B' U3 [" N( u7 v: A5 x: u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 k6 y! Y* z+ g+ z) m6 h
  b  e- [( J! K  x4 ]: l2 I, O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M! \5 ~0 F6 J# d" j( E- q' n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6 V' {& p5 i; P; l

4 u( Y/ H7 m9 o7 R1 N! _' `# t2 h" f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G9 K0 q  ]3 m1 X7 I6 j! b

4 v1 x8 r  i) W-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d/ [* W$ X$ ^' {  【案例分析】
+ c' J! r; Z( F. G+ t; A: {$ D
& m2 ~6 y% b2 m, [" D$ o8 Y  有一个年轻人,自我感觉很有才华,但在生活上遇到很多波折,于是便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有一天他决定跳海,但他刚跳下去就被一个老渔民用渔网捞了起来。- ^- J8 A* [$ a8 _# a) X5 z" [

7 ]& j% B0 e: F1 E6 \: f  他很生气,冲着老渔民嚷道:“你什么意思,把我捞起来干什么?”
( V3 D; i+ m' e* M$ B
5 R4 q( s! w, e% u  Q. ]" p! q  老渔民说道:“年轻人,为什么跳海呀,你这么年轻多可惜呀!”& I# W8 L4 h/ k- u' {& n1 X

! f9 P9 z! _5 J7 r  于是年轻人就对老人诉说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3 g. R7 F% I, B8 h
$ v. B& O0 ?; z9 h6 N  V$ v
  老渔民听完,说道:“哎呀,你今天遇到我,运气来了。我正好是治怀才不遇的专家,我帮你治治吧。”4 y3 h7 I5 E$ J; v; i; ^6 u, e

8 A' S3 p  K) T. I- m8 U# [  年轻人很诧异,急忙问老渔民医治之法。- _5 W" b4 j4 W+ [1 R4 H4 y5 S5 a

: \0 l4 Q' D7 H$ u  老渔民说:“我有秘诀,如果你想知道,就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1 V. _* t/ |  g1 b4 J

, @: l$ u: A/ U' y, b$ u. s  老渔民说着,顺手从沙滩上拣起一粒沙子,往旁边一扔,说:“年轻人,帮我去把我刚才扔掉的那粒沙子拣过来,然后我就告诉你。”
) V+ ~. Y* a# q: }( A7 z4 F  c
0 K8 O( \3 f) S1 }, d4 I  年轻人听了很生气,说道:“你想耍我呀?这么多沙子,我怎么知道哪粒是你扔掉的呀?”
$ _. u) {& Q( U# @: G5 z+ F2 w" N
4 C" {$ r; G3 h* J) r" x  }  老人听了,笑着说:“别生气,我这还有个条件,如果你满足了我这个条件,我也告诉你。我这里有一颗珍珠,我把它扔到沙滩上,你去给我找回来。”
/ k; Y! w& ]3 R- C! q
8 v% O2 J2 |+ s, C9 Q9 }  很显然,年轻人轻而易举地把珍珠拣了过来,交给了老渔民,并很虔诚地说:“老人家,我把珍珠拣过来了,可以告诉我秘诀了吧?”
" O) g+ e( C7 k% t* m) ^6 w; K1 w, {+ x" n4 w  K3 k7 j5 Q& f9 t
  老渔民一脸安详,说道:“年轻人,秘诀我已经讲完了。”) H& p" M% H1 m5 [  v2 `6 S
. ^# ?  Y- h% I  n! Y% h& X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之所以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是因为自己是无数沙子中的一粒,跟旁边的沙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自己是一颗珍珠,那么伯乐就会更容易地发现我们。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伯乐,而是因为自己不是一匹真正的在万马丛中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的千里马。
& r4 v- N1 l/ e/ p$ f2 b& A7 d/ q( A5 z" f4 o
- y  ~1 G" \/ O" u  _6 Z' P

: m0 U' ]4 w3 r# @%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3 r' \( I$ ?7 M' P
来自纽约亲子互助9 i0 M* K; M  ]4 A7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情报管理员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