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社会] 川普关税通胀比疫后通胀难缠? 学者吁Fed战术聚焦「3要点」

[复制链接]
HILOVEYOUTU 发表于 前天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更可下载纽约情报站APP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算8月祭出新一轮关税,驱动的新一波通膨可能比2022年那波更厉害,带给美联储主席鲍尔(右)更棘手的挑战。 (路透)
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算8月1日祭出新一轮关税,经济学者警告,这波由关税驱动的通膨可能比2022年那波通胀窜升更棘手,给必须兼顾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联准会(Fed)带来更大的挑战。

当前的总体经济局势不寻常。 过去40年来,触动经济震荡的通常是「需求震撼」,这类震撼同时把通膨和成长往相同方向推,所以货币政策反应也很明确,只是利率调整的幅度和速度有别。 如今则是供应震撼造成通胀和就业走向相反。 川普最近宣布的关税即使只落实一小部分,通胀也将升高并拖慢国内景气,至少未来一年情况会是如此。 因此,美联储必须在减轻新一轮通膨冲击与支持就业之间谨慎权衡。

历史经验似已指引一条明路。 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成员暨麻省理工史隆商学院教授福布斯指出,她与同事研究过去55年来先进经济体设法兼顾这两者的往例发现,疫后通膨猛窜后又回落,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就历史标准来看异常温和。 先进经济体的通膨率飙上40年高峰后又迅速滑落,并未导致痛苦的衰退。 先进经济体近几年的「牺牲率」--为降低通膨而牺牲的国内生产毛额(GDP)百分比--较任一段历史时期都来得低。

然而,物价水平却是另一回事。 即使通膨率已陡降,美国物价水平升高的幅度却是1970年代以来之最。 研究显示,在疫后政策紧缩阶段,美国物价指数劲升17%,比假如通膨年增率持稳于2%的情况高出9个百分点。 这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莫大的挑战。


三因素使疫后通胀升得急、降得也快
之前通胀急升后又陡降,反映的是一次性效应,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罗斯侵略乌克兰。 随着疫情和战争导致的供应链瓶颈疏通,通胀也就迅速降温。

央行也扮演要角,尽管提高利率的反应迟钝,但后来火速、猛烈升息打通胀。

另一重要因素是当年通胀预期稳定,央行公信力也强,消费者和企业相信央行会尽一切所能抑制通胀。


迎战关税通胀美联储战术应聚焦三要点
但如今已缺乏上述条件,关税导致的通膨来势汹汹,必将带来更棘手的挑战,Fed今后打通胀的战术也应考量以下三要点:

一、决策官员不应像2021年那样乐观,希望物价上涨只是「暂时」现象。 企业和家庭已从那次经验得到教训,变得更关注物价上涨。 而且,他们的反应也是非线性的--在大幅度的物价震撼一再来袭后,薪资和产品价格的订定也受到更大影响。 加上前阵子被通膨灼伤的余悸犹存、关税升幅可能很大,以及这些都不是一次性事件,所以这回触动的企业和消费者行为调整,甚至可能比疫后那波更大、更快速。

二、决策官员这回要思考的,不只是在充分就业与通胀达标之间取得平衡,还要考量在调整期间的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失业率攀升很痛苦,物价高涨亦然。

三、决策官员应把维持通胀预期锚定视为第一优先,并且强化美联储的公信力。 现在这两者都变得很脆弱。 据估计,假如2022年Fed抗通胀公信力薄弱,像1972年油价震撼时那么弱的水平,2024年底美国的物价水平本可能比实际情况高出4个百分点; 抑制通胀导致的经济产值损失也可能更大,牺牲率更高。 换言之,无论以哪一种重要标准衡量,近几年的调整都会更加痛苦。

进一步提高关税,势必会让美联储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但在了解不同因应对策的效益、代价和风险后,货币决策官员在权衡这些利弊得失时,至少会更了然于心。
点击下面文字可快速查看发布对应的便民信息!
纽约情报站让您的生活变的更简单

电召车 顺风拼车

汽车买卖 便捷搬家

招聘求职 店铺转让

房屋出售 商家黄页
简介:纽约情报站是汇集全美75万粉丝的公众平台。除了实时新闻、找工招工信息发布、app社区互动,更有微信公众号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动策划、商务合作,或者想邀请我们去探店,请联系主编微信: nyinf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情报站神秘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