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更可下载纽约情报站APP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名45岁女性上班族,在为期9天的春节假期中仅排便1次,就医检查出罹患肠漏症。 示意图。 (123RF)一名45岁女性上班族,在为期9天的春节假期中仅排便1次,一量体重才发现变胖3公斤。 后来因便秘就医,除了检查出肠漏症,还被医师发现,身高155公分、体重60公斤的她,BMI值25,已是过重范围并有胰岛素阻抗(糖尿病前期),经调整饮食与补充营养素,扭转病情。
台湾初日诊所减重专科暨家医科医师杨智雯表示,女子长期偏好大量精致碳水化合物,导致胰岛素阻抗并引起身体发炎,其中饮食不均衡会让肠道菌丛失衡,产生过多腐败性脂肪酸,进一步损害肠道的上皮细胞,减弱肠道屏障功能并影响蠕动速度,造成排便问题,此时若过度依赖灌肠,会让身体逐渐失去自主排便能力,加剧肠黏膜受损程度,增加肠漏症风险。
一旦罹患肠漏症,会使肠道黏膜屏障无法有效阻挡过敏原、毒素及其他有害物质渗透至血液中,进而诱发全身性发炎反应,导致便秘及脂肪堆积的恶性循环。 因此,针对女子及有相关病情的患者,杨智雯建议对方调整饮食习惯,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绿色蔬菜,例如地瓜叶、空心菜,或全谷类,包括糙米、地瓜,并多摄取深海鱼类,像是秋刀鱼、鳗鱼,还有橄榄油等抗发炎的食物,都有助于改善肠道炎症。
另外,杨智雯建议,适时补充Omega-3脂肪酸、胶原蛋白、麸醯胺酸等营养素,有助于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减少肠道发炎,或补充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的平衡以维持黏膜健康,改善便秘问题,再者也可尝试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厕所,尤其是在早晨或每餐后,因为进食后会刺激肠道反射,能够帮助身体形成生物钟,让肠道习惯于在固定时间排便。
昕新智慧诊所院长朱光恩表示,体重过重造成的肥胖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不利于各个器官的功能,其中肠漏症也可能是肥胖间接导致的疾病之一。 他解释,肠漏症是肠子黏膜中细胞与细胞间的缝隙,从原本密合的网状变成较松散的结构,导致存在于肠腔内,许多不被身体所需的有毒物质或粪便,顺着黏膜漏洞回到血液循环中。
民众若有不明原因的腹泻、皮肤过敏、气喘,就有可能已罹患肠漏症,应尽速就医厘清病情,经治疗改善症状。 朱光恩说,除了透过饮食控制体重,也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或可适度保持运动习惯,从每天快走、慢跑1至2公里等低耗氧量的有氧运动做起,等到体重下降、心肺功能增强时,再逐步增加运动量,「突然进行很激烈的高耗氧量运动,其实不利于心脏的承受力,循序渐进会是比较明智的方法。」 点击下面文字可快速查看或发布对应的便民信息! 纽约情报站让您的生活变的更简单
简介:纽约情报站是汇集全美75万粉丝的公众平台。除了实时新闻、找工招工信息发布、app社区互动,更有微信公众号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动策划、商务合作,或者想邀请我们去探店,请联系主编微信: nyinf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