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社会] AI狂欢派对是2000达康泡沫翻版吗? 他说结局可能大不同

[复制链接]
HILOVEYOUTU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更可下载纽约情报站APP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 路透
2022年底聊天机器人ChapGPT横空出世,掀起人工智能(AI)热潮,包括英伟达(Nvidia)在内的相关概念股一飞冲天,引起科技股泡沫再现的疑虑。 经济大师克鲁曼表示,达康泡沫与AI泡沫之间有诸多相似处,但最终结局可能大不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指出,所谓泡沫意指资产价格与现实脱节。 克鲁曼2000年3月12日在纽约时报发表标题为「庞氏范例」的专栏文章,呼应耶鲁大学教授席勒同月出版著作《非理性荣景》的看法,即美股在1990年代末狂飙有泡沫化之虞,尤其是科技股。

结果,科技股为主的那斯达克指数就是在2000年3月10日触顶。

如今,眼看AI相关股票价格高耸入云,很难不联想起25年前的互联网股泡沫爆破。 克鲁曼认为,两者有强烈的相似处,但也有一些重大差异。

科技股泡沫1.0

克鲁曼指出,当年人们对互联网乃至广泛的信息科技(IT)展望都兴奋不已,他们也没错,那波科技业荣景确实也带动经济成长。 据估计,从1995年IT革命驱动全要素生产力(TFP)成长起飞到2005年触顶下滑为止,那波IT荣景可能给美国实质国内生产毛额(GDP)成长率增添大约10%。

但经济学家戈登2000年指出,IT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不如19世纪末随电力、内燃机等技术问世而引爆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克鲁曼认为,目前为止的数据佐证了戈登的论点。

至于网络股崩跌前为何飙上天? 席勒的说法是,资产泡沫可能像庞氏骗局,最早投入的赚大钱,不是因为靠资产获取报酬,而是靠新加入者追捧驱动价格上涨,其他人受价格狂飙吸引蜂拥而至,把资产行情推得更高。 这让原先存疑者显得很蠢,在「害怕错过」(FOMO)的心理驱使下,终于也加入这场狂欢派对。 直到再也没有傻瓜进场,音乐骤停,泡沫就爆了,留下倒霉的投资人。

AI热潮与达康泡沫相似处

当前这波AI热潮与1990年代末的达康狂热有许多相似点,就连关键数字也相似。 1999年,美股标普500本益比冲上33的疯狂价位。 现在呢? 本益比约30。

此外, 如同互联网,AI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也带来重大影响。 想像AI宛如「超强版自动校正」程序,会取代多少白领劳工? 再想象AI是超强版重机具,生产力会比拿铲子挖土的蓝领工人高多少倍?

由此可见,AI确实是一种不可等闲视的技术,将大幅增进经济增长。

克鲁曼推测,AI带来的经济影响,可能类似1995~2005那波IT/网路荣景:生产力大跃进,但对经济成长率的提升并未带来持久、脱胎换骨的转变。 但他坦承这只是猜测。

AI热潮与达康泡沫不同点

1990年代网络股估值飙得离谱,反映的不只是庞氏骗局,也反映投资人相信的确有一些科技业者终会奠定几近垄断市场、获利匪浅的地位。 例如微软公司,至今屹立不摇,受惠于「网络效应」--人人使用微软产品,因为其他人都在用。

AI狂热不同之处在于,只集中在一小撮公司,即七大巨头,其中多半已是根基稳固的准垄断企业。 传统上,重大创新技术会颠覆市场权力平衡; 但这回,投资人预期AI只会强化这些科技巨头的支配地位。

但为何人人预期AI会让这些科技巨头将来赚更多钱呢? 微软Office或Google搜寻的市场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这些大企业为抵御潜在竞争对手而砸钱投资AI,可以理解; 但巨额资本支出只会削弱、而非增强获利能力。 倘若最近异军突起的DeepSeek让他们惊觉,花大钱投资的只是既昂贵又过度膨胀的AI模型,并未深思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更是如此。

另一不同点在政治势力。 1990年代,硅谷企业宁可政府不插手,免得干扰他们追逐科技乌托邦梦想。 但现在,科技巨头纷纷捧钱买政治影响力,甚至成为独裁主义的帮凶或倡议者。 例如,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俨然像是影子总统,那么特斯拉股价即使涨到与基本面彻底脱钩的地步,也不足为奇。

AI热潮结局:政府纾困?

凡此种种,都显示AI热潮尽管与达康泡沫相似处甚多,但最后结局可能迥然不同。

克鲁曼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提出两大科技相关计划:建立加密币战略准备,以及一笔5,000亿美元的AI基础建设投资。

从国家利益观点来看,第一项毫无道理; 第二项可能有理,但显然与特朗普2.0推翻前任总统拜登政策的基调格格不入。 若从私人利益角度来看,可能的潜在动机也许就昭然若揭了。 谁持有大量加密币可卖给政府? AI基建补助款大部分会流向哪些公司?

克鲁曼的结论是,1990年代的科技股泡沫与当前的AI热潮虽有明显相同点,但当前这波泡沫的结局可能不是任其爆裂,而是巨额的「科技兄弟」纾困案,由纳税人埋单。
点击下面文字可快速查看发布对应的便民信息!
纽约情报站让您的生活变的更简单

简介:纽约情报站是汇集全美75万粉丝的公众平台。除了实时新闻、找工招工信息发布、app社区互动,更有微信公众号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动策划、商务合作,或者想邀请我们去探店,请联系主编微信: nyinf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情报站神秘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