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的钱别乱花 误存支票恐涉刑责
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5/07/22/3265608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若错收他人支票,即使没有诈骗意图,只要对方选择追究,收款人也可能面临民事索赔,甚至刑事调查。 (示意图/取材自Pexels)错误将一张不属于自己的支票存入账户时,该怎么办? 资深会计师张青提醒,不论支票来自国税局(IRS)、其他政府机构,或因姓名相同、资料错误导致误寄,只要金额来源可疑、身份信息对不上,收款人都应立即暂停动作,查明真相,切勿轻率存入或动用,否则后果恐怕远超预期。张青表示,错收支票虽然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轻则需退款,重则可能涉及不当得利、民事索赔,甚至刑事责任。 他以近期两起华人案例为例,详细说明可能产生的法律与财务风险。 第一起案例为南加华人Linda的遭遇。 她在今年年初收到一张来自国税局、金额为1400美元的退税支票,虽然当时不清楚原因,仍将其存入并花用。 不料,7月初收到IRS来信,说明这笔款项涉及系统错误,须尽快退还。
张青指出,这笔钱原本是针对2021年未申请纾困退税的纳税人补发的退税。 根据国税局今年初公告,约有100万名符合资格的纳税人因遗漏申请而被补发最多1400美元。 然而,在数据比对与发送过程中也会出现误发、重复发放及身分混淆等问题。 若IRS确认退税错误,会寄出正式通知,要求退还。 若未于期限内归还,不仅将产生利息与罚金,未来的退税金额也可能被直接扣抵,或进入第三方催缴流程。
不当得利 恐惹官司
第二个案例中,一位华人男子收到一张署有自己名字的支票,虽然心知可能不属于自己,但仍将其存入账户。 不久后,真正的支票拥有者、一位同名男子找上门要求归还。 最终对方虽选择原谅,未追究法律责任,但过程一波三折。
「这种做法虽没有立即触法,但在道德上明显不妥,法律上也处于灰色地带。」张青分析,即使收款人没有诈骗意图,只要对方决定追究,便可能构成不当得利,甚至招致民事索赔或刑事调查。
他强调,如果你收到一笔钱,你不确定是不是属于自己的,那就应该视为不是,千万不要动。 不论是哪个机构寄出款项,背后都有完整纪录,错误最终都会被追查出来。」
未依规处理留不良记录
张青建议民众,一旦收到来历不明的政府支票或退款,应采以下四项原则处理:不要轻易存入账户,更不要花用; 立即联系会计师或相关机构查证金额与来源; 若已存入账户,务必保留所有交易与沟通纪录; 一旦确认为错发款项,应主动退还,并附说明信件与身分信息。
他也提醒,若错收支票后收到正式通知仍未依规定处理,IRS或其他机关将有权启动追讨程序,不仅会产生罚金与利息,更可能影响未来报税、信贷、移民或出入境纪录。 「你可能一时侥幸过关,但留下的纪录,会变成日后的大麻烦。」张青说,「这些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不是你的,就不该动它。 若有疑问,请立刻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日后后悔莫及。」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5/07/22/32656087.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会计师张青建议,只要收到来历不明或无法确认是否属于自己的支票,都不要轻易存入账户,应立即查证。 (图/受访者提供)点击下面文字可快速查看或发布对应的便民信息!纽约情报站让您的生活变的更简单:hug:电召车 :hug:顺风拼车:hug:汽车买卖 :hug:便捷搬家:hug:招聘求职 :hug:店铺转让:hug:房屋出售 :hug:商家黄页简介:纽约情报站是汇集全美75万粉丝的公众平台。除了实时新闻、找工招工信息发布、app社区互动,更有微信公众号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动策划、商务合作,或者想邀请我们去探店,请联系主编微信: nyinfo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