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OVEYOUTU 发表于 昨天 20:09

纽约市4月起强制实施厨余回收 华人社区反应不一

https://pgw.worldjournal.com/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wj/realtime/2025/04/06/31795040.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q=75堆肥政策虽立意良好,却在华人社区引发强烈反弹,许多民众反映实际执行困难重重。 (市清洁局提供)约市清洁局(DSNY)自1日起全面实施厨余分类强制回收政策,要求市民必须将食物残渣、受污染纸类及庭院废弃物放入专用棕色垃圾桶,违者将面临25元起跳的罚款。 这项政策虽立意良好,却在华人社区引发强烈反弹,许多民众反映实际执行困难重重。
根据新规定,市民必须将厨房产生的食物残渣、剩饭,以及被食物污染过的纸质包装,包括纸巾、茶包、咖啡滤纸、纸盘等,与一般垃圾分开处理。 庭院中清理出的草、树叶、细小树枝等有机物也需单独堆放。 这些厨余和园艺废弃物将在每周回收日由清洁局统一收运。
然而政策实施以来,不少华人居民抱怨连连。 一位皇后区居民表示,之前参与堆肥试点计划时,由于每周只收一次厨余,导致整条街臭气熏天,白色虫子到处爬。 「应该至少每周收两次厨余才合理,反而一般生活垃圾不需要这么频繁,因为分类后生活垃圾已经少了很多。」这位居民无奈地说。
房东群体更是叫苦不迭。 一位华人房东抱怨:「我的租客根本不分类垃圾,我只能在门口打开租客的垃圾袋,一块一块捡出来重新分类,真的难受死了。」这种情况在出租房较多的社区尤其普遍,许多房东担心将因租客行为而收到罚单。
小家庭也面临困扰。 有民众反映,以前垃圾混扔时,一周收两次刚好合适; 现在强制分类后,厨余垃圾要累积一周才能收走,经常还没到回收日就已经发臭。
市清洁局为应对居民顾虑,也提出多项实用建议来减少异味与害虫问题,例如:在厨余桶内使用透明塑料袋或可堆肥袋作为内衬、沥干厨余中的液体、桶底铺上纸张或小苏打粉吸收水分、每次使用后务必关紧桶盖。 此外,也鼓励民众将食物残渣事先冷冻,再投放至厨余桶,进一步控制气味。
市清洁局在官网表示,堆肥不但有助于减少老鼠滋生,也能将厨余转化为再生能源、有机肥料与堆肥,减少掩埋垃圾。 但许多华人居民仍希望政府能提供更便民的解决方案,而非一味开罚。点击下面文字可快速查看或发布对应的便民信息!纽约情报站让您的生活变的更简单:hug:电召车 :hug:顺风拼车:hug:汽车买卖 :hug:便捷搬家:hug:招聘求职 :hug:店铺转让:hug:房屋出售 :hug:商家黄页简介:纽约情报站是汇集全美75万粉丝的公众平台。除了实时新闻、找工招工信息发布、app社区互动,更有微信公众号推文探店等。如果你投稿、爆料、活动策划、商务合作,或者想邀请我们去探店,请联系主编微信: nyinfo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纽约市4月起强制实施厨余回收 华人社区反应不一